抗战那会儿,咱们军队里出现了好多英雄好汉。特别是那些在白刃战里拼刺刀的勇士,真是让人打心底里佩服。你想啊,那都是面对面的生死较量,他们展现出来的勇气、狠劲和不屈不挠,实在是太不容易了。
就算这样,咱们军队还是多次跟日军上演白刃相接的“精彩场面”,出现了不少白刃战英雄。就像那个有名的八路军“活吕布”吕俊生,他一回肉搏战里,一个人就干掉了27个鬼子,简直成了日军的噩梦。今天说的这位也是个狠角色,他参加过好几十次跟日军的肉搏,亲手杀掉鬼子100多个,绝对算得上是八路军的白刃战高手,还得到了刘伯承司令亲自送的锦旗表扬呢!
【(一)“处女刺”血性破敌】
李仕亮,1919年降生在陕西绥德,那地儿可是出了名的盛产帅哥。他这名字取得好,人也跟名字一样,个子高高,眼睛大大,鼻梁挺直,嘴巴端正,标准的一个绥德帅哥。要是搁现在和平年代,说不定也能当个明星啥的。但可惜啊,那个年代不一样,他早早就踏上了革命这条不容易的路。
李仕亮14岁那年就进了儿童团,15岁起,他就跟着刘志丹等老革命家,加入了红军的队伍,一起闹革命。到了17岁,他在红25军的75师203团3连里,光荣地入了党。转眼间,18岁的他迎来了抗日战争的爆发,年轻气盛的他被分配到了八路军115师的688团1营3连。从那以后,这个小伙子就在抗日战场上崭露头角,表现得非常出色!
那时候,八路军常被大伙儿开玩笑地叫做“土八路”,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手里的家伙什儿实在太简陋了。虽说那时候国共两党联手抗日,八路军也算是“国民革命军”里的一员,但跟国民党的部队比起来,武器装备上那可是差了一大截,特别是子弹,简直少得可怜。所以啊,跟日本人干仗的时候,八路军经常得硬着头皮跟敌人“近身肉搏”。
不过说实话,白刃战这块儿,八路军确实不占上风,主要是咱们的“家伙什儿”——刺刀,不太给力。不光是八路军,就连国民党中央军的拼刺步枪,跟日军的比,比如三八大盖,都短了十多厘米,质量也赶不上。有资料显示,那时候八路军120师正经能用来拼刺的刺刀,拢共才117把,129师更少,连100把都不到,剩下的就是些普通的大刀、长矛,还有红缨枪啥的……
但是,遇到困难咱得勇敢面对!那时候,中国军人发誓说:“得练就在三十米内刺刀见血的真功夫。”为了跟敌人近身搏斗,八路军可是下了大苦功训练。李仕亮这家伙,训练时既不怕苦,又爱动脑子,很快就从战友们里头冒尖了,成了拼刺刀的高手。说起来,李仕亮天生就是块当兵的料,他头一回跟日军干仗,就用手榴弹一下子炸死了四个鬼子。到了1939年,李仕亮二十岁那年,迎来了他人生最出彩的时候。
1939年5月份的一天,李仕亮带着队伍走到了河南滑县的乌龙镇,晚上就在镇上安营扎寨了。可谁也没想到,在第二天天还没亮,黑漆漆的时候,他们碰上了大麻烦。
副排长李仕亮时刻保持着警惕,这时他猛地听到哨兵急匆匆地喊道:“李排长,前面有好多鬼子!”
李仕亮猛地吓了一跳,赶紧站了起来。这黑漆漆的夜晚,风呼呼地刮着,还真有一队鬼子兵朝这边冲过来了!
“日本鬼子,这是搞偷袭呢吧?”他正琢磨着要去跟连长说一声,突然连长大喊起来:“兄弟们,上!干他们!”连长显然也收到了风声。
可是,时间太紧了。鬼子已经溜进村里,没咋开枪,两边就靠近得不行了!这下只能拼刺刀了!
“把刺刀给我装上!”连长吼了一声。
李仕亮这回可是头一回跟敌人拼刺刀,心里不由得有点儿发慌。虽然他平时训练挺下功夫,但真到了上阵的时候,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。正当他心里犯嘀咕呢,一个鬼子已经冲到了他面前!
对方的刺刀二话不说就直挺挺地捅了过来。李仕亮想躲,但已经来不及了,小肚子被刺中,感觉像是被火烧一样疼。
哎呀,这小日本,真够狡猾的!李仕亮被刺中的那一刻,突然间就清醒了,一股热血直冲脑门。他也顾不上自己身上的疼痛了,赶紧挥起刺刀,照着对方就刺了过去。反正平时就是这么练的,管他是真人还是假人呢。嘿,没想到这一刺还挺准,刺刀直接穿透了对方的胸口。
砰的一声,鬼子就应声倒下了。李仕亮手心里湿漉漉的,全是汗。头一回真刀真枪地干掉一个人,而不是那些假模假样的稻草人,说不紧张那是假的。但他心底还是忍不住有点小得意。
可李仕亮还没缓过神来,另一个鬼子就拿着刺刀,嗷嗷喊着朝他再次猛冲过来!
哎哟喂,这不是找茬嘛!李仕亮可不含糊,刚解决一个敌人的兴奋劲还在,提着枪就冲上去迎战了。他这一出手,信心满满,毕竟已经干翻一个,实力摆在那儿了。反观那个新来的鬼子,嘴上喊得响,其实是装腔作势呢。没几下,也就两个回合吧,李仕亮就瞅准了他的破绽,一枪上去,嗖的一下,刺刀直接捅进了鬼子肚子。他还不忘顺手那么一划拉,鬼子肚子里的肠子就漏出来一截,这下彻底完蛋了,扑通一声就倒下了。
干掉两个鬼子后,李仕亮信心爆棚,笑着说:“哈哈,这些小鬼子也就那么回事!什么武士道精神,根本不值一提!”
接下来轮到第三个日本兵了。哎呀,这家伙一出手,李仕亮就觉得这家伙不简单,得留点神!几个回合下来,两个人打得难解难分,实力相当。这时,他们的刺刀缠到了一块儿。李仕亮的刺刀在上面,日本兵的在下头;李仕亮拼命往下按,日本兵则死命往上顶。
两个人都不肯让步,就这么僵着。过了好一会儿,李仕亮心里开始嘀咕:这小子力气还真不小呢!我难道要跟你在这儿比谁的胳膊更有劲儿?算了吧!
李仕亮打仗爱动脑子,他突然变招,猛地一回枪,然后反手就用枪托往对方脑袋上猛砸!鬼子吓得连忙往后一闪,李仕亮的枪托砸偏了,没碰到鬼子脑袋,却重重砸在了他脖子上。脖子这个地方可嫩了,一碰就坏,顿时鲜血就喷了出来!
鬼子脖子一断,连哼都没哼一声,立马就见了阎王……
这场近身肉搏战,战士们个个勇猛冲杀,最终八路军赢得了胜利。说实话,我们人数上也多于敌人,鬼子那边才100多人。但这场仗打得不容易,八路军损失惨重,带队的副营长、连长,还有一个排长都壮烈牺牲了。副排长李仕亮也受了重伤,他肚子被刺穿,肠子都露出来了,也没来得及包扎。好在后来经过救治,他养了一个多月才慢慢恢复过来。
说实在的,李仕亮头一回参加白刃战,这“头一遭”就干掉了三个敌人,真是值了,这让他心里头特别高兴,也自信了不少。
【(二)32颗手榴弹破敌】
1942年3月份,李仕亮那时候是副连长,他带着队伍去打辽县(现在叫左权县)的七里店。那可真是一场硬碰硬的战斗,因为敌人在那建了个特别结实的碉堡。这个碉堡啊,原本是个土寨子,后来被改成了碉堡,位置又高又险,守起来容易,攻打起来可就难了。碉堡外面还有一排伪军在守着,日军则在寨子里头。八路军试了好几次,都没能把它攻下来,最后还是得靠李仕亮他们来接手。
这天晚上,李仕亮带着三个排长,趁着敌人放照明弹和开探照灯的时候,偷偷摸到了距离碉堡只有15米的一个土坡下面。李仕亮先仔细观察了碉堡上敌人的火力分布,然后就给排长们分了工,让他们负责压制敌人的火力。接着,他又安排了两个班藏在公路旁边,以防敌人来支援。自己呢,李仕亮冲在最前面,带着13名突击队员,直冲敌人的碉堡。
在我方军队的炮火支援下,李仕亮他们拎起云梯,穿越铁丝网,勇敢地发起了冲锋。老话说得好,攻城没有不流血的。云梯一搭好,8班的班长首当其冲,但遗憾的是,他刚爬上去没多久,就被子弹击中,英勇牺牲了。
李仕亮一狠心,决定不再多想,抬腿就踏上了云梯。他顶着敌人密集的子弹,飞快地往上爬,接着嗖的一声,把手榴弹扔进了寨子里。
这会儿,战士们正一个接一个地往上爬呢。大家伙儿都忙着把手榴弹尾巴上的盖子拧掉,然后往上传,最后传到最上面的李仕亮手里。李仕亮一接到手榴弹,就使劲往寨子里扔,一颗接一颗,总共丢了32颗,这才把寨子里的鬼子给逼得退了回去。
李仕亮招呼大伙一口气冲进寨子里,跟敌人在巷子里打得热火朝天。紧接着,就是一场面对面的拼刺刀。李仕亮拿着刺刀,见一个灭一个,毫不留情。这场仗,八路军赢得特别痛快,鬼子除了7个被抓住,剩下的全都被干掉了。天亮收拾战场时,满地都是日军的残胳膊断腿,血水到处都是,可想而知晚上那场仗打得多凶。这一战,李仕亮他们还缴获了30多把枪,10多箱弹药,团里给他们发了奖。
李仕亮因为特别勇敢,很受领导的赏识。团长欧志富,他后来还当上了广州军区的副司令,是个少将,曾私下给他出主意:“小李子,当指挥官啊,光勇猛可不行,还得脑袋瓜子灵光,这样才能赢更大的仗!”
李仕亮也开始啃起兵法书来,对那些像连环计、疑兵计,还有调虎离山、诱敌深入之类的计谋,都挺有研究,也用得挺溜。下面要说的这场仗,就是李仕亮大展身手的一次经典战例。
【(三)乔装打扮巧妙破敌】
1943年春天,鬼子频繁跑到乡下捣乱,又是放火又是抢东西,坏事干尽,害得农民们都没法好好春耕。那时候,李仕亮是个连长,他带着队伍打鬼子,成绩相当不错。特别是在辽县二区保护春耕那会儿,他用了个巧妙的连环计,一下子就让鬼子死了伤了三十多人,还干掉了他们一个队长。大家伙儿特别喜欢聊他那次怎么引开鬼子、又怎么假扮别人打败敌人的故事。
这天,李仕亮接到了侦察兵的消息,说从日军的炮楼里溜出来八个伪军,但不知道他们要去干啥。他二话不说,立刻带着一个班的人下山找了个地方藏起来。等那几个伪军一靠近,八路军就猛地冲出去,一顿猛打,当场就干掉了四个,还活捉了两个。剩下的两个,李仕亮故意没拦着,让他们跑了回去。
李仕亮心里有盘大棋,要钓条大鱼,所以他早早就开始筹划了。他翻出以前的“收获”,找了几套日本军装来,但发现不够分,就又把主意打到那些黄绿色衣服上,照着军装的样子改制了一番。那时候,日本兵的帽子上有黄五角星,衣领上还带着红领章。李仕亮挺机灵,他找到些日军丢下的铁皮罐头盒(里面还是黄的),剪剪贴贴就成了五角星,往帽子上一粘;再扯点红布,剪成领章样,就这么七拼八凑,整出了一批日本军装。
那天晚上,八路军士兵换上了日本兵的衣裳,在团里懂日语的韩祥帮忙下,排练了一个多小时。一切都准备好了,就等着行动开始了。
第二天早上,日军真的来找麻烦了,他们带了五十几号人,悄悄躲在曹厅沟路边的小山坡上。
李仕亮带着四十几个战士离开了村子,悄悄躲到了曹厅沟对面的小山坡上。等一切都安排妥当,李仕亮就装扮成日军的一个少佐,领着十多个假扮的日本兵,从容不迫地从山坡上走下去。这时候,翻译韩祥用日语大声朝前面喊:“喂,叫你们队长过来聊聊!”
敌人哪能料到这是个圈套呢?那鬼子小队长老老实实地就往这边靠,跟韩祥聊上了。躲在小山丘后面的日本兵,一看这架势,也都松懈下来,一个个从隐蔽的地方钻了出来。他们全都懒洋洋地聚在山头上,有的坐着,有的躺着,好像啥事儿都没发生似的。
就在韩祥跟鬼子小头目闲聊乱扯那会儿,李仕亮眼疾手快,嗖的一声拔枪就朝鬼子头目开了火,那家伙立马就倒了。与此同时,八路军的两挺机枪、几十杆步枪一块儿响了起来,日军压根儿没防备,眨眼功夫就有三十多号人被打倒。剩下的鬼子一看情况不妙,吓得魂飞魄散,全都不顾一切地逃跑了。这一仗,八路军打得那叫一个漂亮,就只有两个战士受了点小伤。
刘伯承司令员一听说这事儿,心里头也是乐开了花。没过多久,八路军太行军区就在山西塞县搞了个英雄模范大会。刘伯承司令员到场,亲手递给李仕亮一面红旗,旗子上头写着“杀敌英雄——李仕亮”几个大字,特别醒目。
李仕亮用巧招打败敌人的故事迅速传开,成了大家口中的美谈。八路军太行军区还特意把这场战斗改编成了话剧,四处巡演,极大地提振了我军的抗日士气。
【(四)解甲归田】
抗战那会儿,李仕亮可是个狠角色,他多次冲上前线,跟鬼子拼刺刀。说起来,他在白刃战里干掉的鬼子数都数不过来,据说有一百多号人呢。他简直就是八路军里的白刃战高手。正因为这样,李仕亮还拿到了八路军太行军区杀敌英雄的头号荣誉,成了第一类第一名。
可李仕亮在抗战快收尾的时候,却选择“回家种地”了,这是咋回事呢?还不是因为他受的伤实在太多了。他那在白刃战里不要命的打法,让自己浑身是伤。
在头一回的拼刺刀战斗中,他奋勇杀敌,干掉了三个鬼子,可自己肚子上也挨了一刀,伤得不轻。之后,他又先后五次受了挺重的伤。就像1940年4月份那会儿,李仕亮带着队伍被日军给包围了,往外冲的时候,他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中了腰子。再到1943年夏天,李仕亮他们保护老百姓收麦子,他亲自跑到前线去探查情况,结果又被日军的子弹打中了脖子,那叫一个凶险,差点就没命了……
总而言之,李仕亮多次和死神擦肩而过,他身上明显的伤疤就有9道,而且头部还嵌着一块弹片,这辈子都拿不出来了。到了1944年,他受了一次重伤后,组织就劝他“脱下战袍,回家种田”,去地方上找个工作干。李仕亮心里虽然万般不舍,但还是含着眼泪答应了,从此彻底告别了战场。
转业后,李仕亮干过不少职务,像绥德县游击大队的头儿、局长、区委书记,还有军分区司令部的副部长。1953年,他以前的伤又犯了,治好后就被安排到西北荣军疗养院去养身体。在那段日子,他还学起了针灸,免费给乡亲们看病。到了1960年,组织安排他到西安体育学院上班,他先后去过后勤、保健系和综合系等部门工作。
李仕亮真是个长寿英雄,活到了97岁高龄。他是在2016年1月23日那天,才告别了这个世界。
安稳日子真的不容易。八路军里,那位白刃战高手李仕亮,他的功劳咱们永远不会忘!
